利润被人民币大幅升值“吞掉”,外贸人这一年白干了
发布日期:2020/11/28 8:28:46 访问次数:310
11月初,小家电、家具等行业外贸订单频繁爆发,引发市场热议。目前,出口订单激增能否增加出口企业收入仍存在不确定性。
该行业对外贸订单对业绩影响的主要担忧也来自于最近人民币加速升值。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又回到了6.5元时代。
“上半年外贸出口的日子比较难熬,都指望下半年的订单支撑年收入。因此,11月和12月的业绩对上市公司年度业绩的影响不容忽视。人民币升值对外向型企业提出了更大的挑战。产能、原材料供应链和物流成本也会直接影响订单的落地。”传统行业的一位分析师说。
接受订单不赚钱吗?
疫情对外贸出口的影响正在减弱。海关总署数据显示,外贸进出口逐季企稳,累计增速由负转正。今年一、二季度,中国进出口增速分别为-6.5%和-0.2%;第三季度明显回升,出口达到5万亿元,增长10.2%。其中,10月份中国出口达到1.62万亿元,同比增长7.6%。
自11月以来,外贸出口显示出进一步复苏的迹象。小家电、家具、纺织品等许多行业的外贸出口订单激增。,一些企业声称手头的订单已安排在明年年中。
蜂蜜放了三年多了,还能继续吃吗?幸运的是,我及时听了专家的解释
广告
但上海凤凰宣布“上海凤凰收到的海外自行车订单已安排在明年6月”,这是公司根据客户订单要求、公司供应链系统等方面综合确定的结果。但订单能否实现取决于公司现有产能等方面,最终能否盈利还有不确定性。“但要实现手头订单向利润的转化,不能只看订单数量。事实上,当订单数量超过企业的能力负荷时,不确定性更大。中长期来看,短期订单的激增或减少是疫情造成的特殊供需背景。但是,企业管理要立足于对整个市场的调查和预测,拓展业务,促进利润水平的提高。一味走老路跑,很难适应整个消费趋势的变化。”一位外贸行业资深从业者说。
汇率波动的影响不容忽视
事实上,从8月份开始,人民币的升值已经持续了4个月。根据国际清算银行(BIS)发布的最新数据,10月份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指数和名义有效汇率指数均连续四个月上涨。
人民币升值反映了中国经济基本面的不断改善,也对外贸出口企业提出了挑战。“从出口结构来看,我们的大部分出口来自再加工的低附加值产品。曾经在海外市场具有竞争力的主要因素是价格和规模。人民币升值后,外贸出口企业必然会提高销售价格以维持利润,这将直接削弱我国出口产品的价格竞争优势。”前面提到的分析师说。
但在出口企业销售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如果出口收汇不采取管理汇率风险的措施,出口收汇的人民币会减少,体现在汇兑损益和上市公司财务报告中外币报表折算的差异上,进一步影响企业盈利能力。
根据上市公司第三季度报告,8月份以来人民币升值影响了外向型外贸企业的利润。
联发是集纺纱、染色、织造、后整理、制衣为一体的纺织企业。此前,公司在互通平台上回复,确实有欧美零售商将印度纺织品订单转移到中国生产,但公司主要生产色织布、印花色织布、家纺坯布等纯棉产品,目前效益不明显。
而且今年第三季度公司财务费用比去年同期增长了66.96%,主要是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原因。但汇率波动不会直接影响公司业绩。
丁鹏控股2020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29.92%,前三季度返母净利润同比下降18.99%。据了解,丁鹏控股上半年海外收入占总收入的60%以上。但汇率的大幅波动直接影响公司的汇兑损益,进而造成归属于母亲的净利润波动。公司受汇兑损失影响较大,导致第三季度财务费用比去年同期增加2亿多元。
此外,Hikvision还表示,公司今年第三季度汇兑损失约5亿元,而去年同期汇兑收益为4亿元,给单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带来压力。
“汇率波动是一个客观的外部因素。一般来说,企业可以通过远期结售汇业务保存预期的美元外汇收入,锁定未来的人民币现金流入,保证预期经营收入的实现。对于传统行业的外贸上市公司来说,不要对短期订单的变化喜忧参半,要着眼于行业的长期发展趋势,真正服务于整个市场。”上述分析师补充道。
一些企业紧急锁定明年的外汇敞口
近期,国际投行普遍上调了对2021年人民币汇率的预测,基本上从之前的6.5 ~ 6.7区间上调至6.2 ~ 6.4区间,但波动会继续放大。“本周,我们的出口企业客户锁定了明年全年(即长期结算)的外汇敞口,总计5亿美元,担心人民币会继续跌破6.3。”一家股份公司营业部的人说。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已从今年5月份的7.15这一最弱势位置上升到目前的6.58左右,升值幅度高达近8%。所有银行交易员和企业都对升值势头强劲感到惊讶,这种影响已经体现在企业的汇兑损益上。
尽管中国出口在第三、四季度迅速复苏,许多出口产品价格上涨,但人民币的强势损害了部分企业的利润,这种影响预计将在第四季度继续。
对于a股上市公司,涉及汇兑损益的情况主要有三种:一是外向型企业,包括对外销售或对外采购比例较大的公司;二是以外币募集资金且占比比较大的公司;第三,海外投资业务较多的公司。根据第三季度报告的情况,相关企业的汇兑损益大幅增加,扭曲了利润表现。
“今年上半年,部分出口企业对明年美元收入的一半进行了远期结算,剩下的一半还在观望,因为他们认为人民币在反弹后可能会回落。但现在看来,这种预期已经落空,企业担心人民币会继续升值。因此,本周紧急决定对剩余敞口进行长期结算。”上述银行家告诉记者。
上述企业的出口业务高达90%,主要向欧美出口园林机械设备。由于他们的收入大多以美元等外币计价,随着人民币升值,外汇收入将结算成人民币,这相当于公司收入的缩水。因此,企业经常通过银行进行远期结算,锁定明年的结算价格。据CBN报道,如果你目前选择锁定2021年所有外汇头寸,那么远期结售汇价格在明年1-12月将在6.6074 ~ 6.7663左右,呈现月度贬值。
“对企业来说,如果明年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到6.3左右,而企业现在不锁定敞口,那么明年同样100万美元的收入可能只能换来630万。现在经过长期结算,可以保证。拿到670万左右,这也方便企业提前做财务规划。”另一位外国银行外汇策略师告诉记者。
但在众多外向型企业中,这类企业加锁外汇的并不多。梳理2019年上市公司年报后发现,即使是那些对汇率波动敏感、汇兑损益占净利润比重较大的公司,也很少采取汇率管理和风险措施。即使有,也是小规模的试交易,没有保值意识,存在主观能动性不足,害怕判断错误方向被追究责任等老问题。